苹果11微信双开下载-Moto Z叫板iPhone 7,谁将问鼎高端手机市场?

价格:
0

评论人数

累计关注

2024-09-12

最近更新

网站客服 客服

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保证激活 激活码可用 官方授权 无效退款

商品描述

苹果11微信双开下载-Moto Z叫板iPhone 7,谁将问鼎高端手机市场?

九月初一,除了刚开学的小学生霸占朋友圈外,南方都市报头版的Moto Z照片也引发轰动。渲染图配上“定义手机未来”的霸气宣言,再加上底部对其过往优秀成绩单的背书,Moto Z的杀伤力可见一斑,也为即将举行的发布会做了很好的预热。

零售行业一直有“九月是金,十月是银”的说法,再加上苹果9月发布新手机也已成常态,以往国产厂商都避开苹果的锋芒,即便是在9月也尽量错峰发布。在中高端市场大行其道的背景下,除了老对手三星苹果11微信双开下载,真正能与苹果抗衡的国际品牌也就只有Moto了。

有趣的是,Moto Z 与 7 的发布时间仅相隔一天。在敬佩 Moto 勇气的同时,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Moto 冒险举动背后的深层原因。要知道,虽然中国区出货量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,但潜力还在,外界的质疑声对新品首发销量影响不大,Moto 哪来的底气与苹果正面竞争?

Moto 与 :创新基因与平庸产品

Moto已不是过去的Moto,苹果也已不是过去的苹果。从经营业绩来看,无论是在全球市场,还是在中国市场,辉煌的苹果都胜过Moto;从创新实力来看,Moto目前拥有更为突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。

库克上任五年来,一直延续着乔布斯时代的产品线。作为运营出身的产品经理,库克没有乔布斯的偏执和孤傲,他非常在乎市场份额,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盈利机会。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苹果11微信双开下载-Moto Z叫板iPhone 7,谁将问鼎高端手机市场?,他展现出圆滑的一面和中国情结。“给用户想要的东西”是库克麾下苹果的真实写照,这在乔布斯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。后者追求的是“先人一步发现用户未来会想要什么”。

因此,乔布斯的重要遗产,就是过去几年的升级主要集中在把屏幕做大、增加更多色彩上,而库克则执着于拼凑式创新,只扩充智能手表新品类,换表带这样的升级方式让人吃惊。不难看出,乔布斯与库克的区别就在于,一个创造用户,一个迎合用户,一个打造传奇产品,一个把产品卖到极致。

苹果11微信双开下载

另一方面,Moto凭借深厚的创新底蕴和强大的研发实力,一直引领着整个手机行业的创新发展潮流。1983年它定义了世界上第一款手机Dyna TAC,1998年它定义了最小的手机V998,2004年它定义了最薄的手机V3。并入联想后,Moto不仅继续征服全球市场,还与联想一起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中国本土智能手机用户的痛点。

在我看来,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创新能力堪比摩托,而库克时代的苹果则远远落后于摩托。两者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,导致了产品思路的完全不同。跌下神坛的苹果还停留在取悦用户的阶段,产品越来越平庸,而摩托则走上了创造用户的道路,产品让人惊叹。

在硬件高度同质化的今天,手机行业的创新空间被大大压缩,主要集中在软件层面。比如微信双开、应用冷库、红包提醒等小功能颇受追捧。这些小创新虽然值得肯定,但并不能代表手机行业的未来。一个残酷的现实是,无论手机厂商的产品是暂时领先还是紧跟苹果的脚步,都未必能在市场上获得太大的收益,更别说达到苹果的水平了。

无论从行业未来还是自我生存的角度,创新都是手机厂商立足的根本和动力,“比更好更好”才是唯一的出路。当然,真正做到“与众不同”难度极大,必须摒弃软件层面的无痛创新,从硬件层面入手,改变手机一成不变的产品形态,才能成功突围。

显然,模块化手机Moto Z指明了一个方向,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,而非现有框架内的打补丁。它是否能代表未来还很难说,但至少给深陷同质化泥潭的手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,有力印证了“现代管理之父”德鲁克的经典名言: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。

Moto Z:手机颠覆性创新的典范

Moto Z 自今年 6 月在美国亮相以来,好评如潮,不仅让国外媒体惊叹不已,还带动联想股价连续 11 天上涨。如今 Moto Z 国内版本即将发布,媒体和用户的热情再度被点燃。回到开头的问题,Moto Z 哪里来的底气挑战 7?我的答案是苹果11微信双开下载,Moto 出色的创新实力赋予了 Moto Z 三大独特魅力。

苹果11微信双开下载

凡是见过Moto Z真机的人,无不为它的轻薄设计所震撼,仿佛刀刃再磨。用户对于轻薄手机自然是没有抵抗力的。然而,当全金属轻薄机身遇上定制模块,Moto Z独特的魅力便完美呈现,真正让它脱颖而出。

1、轻薄设计与强化功能并举。手机采用轻薄设计是大势所趋,凸显了便携性。但用户对于功能种类和单一功能特性的要求却并未减少,轻薄设计与强化功能几乎是无法调和的矛盾,成为手机创新的天花板。即便手机厂商再努力,也无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,只能在功能特性上妥协,比如在续航方面让位于轻薄。Moto Z的出现填补了轻薄设计与强化功能之间的空白,不加模块就是一部时尚轻薄的手机,加入定制模块后,特定功能得到强化,比如哈苏相机模块让Moto Z拥有专业相机级别的拍照能力。

第二,凸显个性化。移动时代,用户个性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,不同于购物、阅读等应用可以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定制,手机在个性化的道路上进展缓慢,市面上流行的明星定制手机只是半成品的个性化产品,个性化只体现在内置明星元素的内容和服务上,而硬件则被忽略。其实,用户下载自己喜欢的应用和服务,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,因此个性化只有通过硬件层面的突破才能实现。Moto Z的定制模块为手机个性化提供了最大的空间,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特定的模块,不仅提供了更好的体验,也充分彰显了自己的品味。

3、万物互联中心。物联网不是未来,而是现在。联想的整体战略是“设备+云服务”,主要围绕智能设备、智能连接和互联网基础设施三个方面。其中,智能连接是支撑物联网的技术基础,包括设备与人的连接、设备与设备的连接、设备与网络的连接、设备与用户数据的连接、设备与应用和服务的连接五种形态。Moto Z的出现,让智能连接更容易实现。

Moto Z 以 IOT 为中心,重新定义智能手机。在联想的规划中,未来的手机都是以组装模块的形式,保留手机核心处理单元,其他功能则可借助模块实现甚至增强。比如借助 Moto Mods,电力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、零售等各行各业未来都可以定制属于自己的手机模块,汽车、冰箱、电视等各类设备也可通过 Moto Mods 实现联网、互动。

最后的想法

如果说今年上半年手机行业的常态是中低端市场全面开战,那么下半年则是高端市场全面开战,争夺的焦点是三星Note 7、Moto Z和魅族三大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较量。率先亮相的三星Note 7开局不利,不仅缺乏亮点、虹膜识别难以支撑,连续两次爆炸事件更是拖延了其发货时间,对后续销量难免带来负面影响。

因此高端市场就成了Moto Z和7的争夺战。相比于缺乏创新的苹果,我更看好崇尚工程师文化的Moto。当然,创新往往意味着孤独。或许Moto Z发布后会受到批评、质疑,甚至诟病,但与众人相关却几乎停滞不前的手机行业,需要创新先驱者的大胆尝试。Moto已经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,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鼓励和赞扬。至于能否成功,主要还是要看Moto Z的市场表现,以及模块化手机生态的进展。

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-2022一路长虹!